近日,医院超声医学科牵头撰写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专家共识》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发表,该共识汇聚医院专家的经验和智慧,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起草,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应的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适应症、设备及人员要求、技术操作规范、并发症处理、疗效评估等诸多方面作了详细介绍与评价。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指功能性的子宫内膜细胞生长于卵巢,伴随生理性月经周期出血、积血而形成囊肿样改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内部多为近似巧克力色的粘稠液体,因而得名“巧克力囊肿”,简称“巧囊”。
巧囊的患者人群为育龄女性,是一种典型的“女性病”“母亲病”,有科学报道称,约每25名育龄女性中就有1名巧囊患者,其实际患病率之高令人咂舌。
更令人忧心的是,由于巧囊缺少明显的体外症状,其最明显的表现是痛经,因而常被一些患者当作是普通痛经对待,不仅徒添了许多绵延不断的痛苦和烦恼,也耽误了治疗和备孕。
目前较为常用的巧囊治疗方法是针对卵巢肿瘤的手术切除治疗,但对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女性患者来说这并不是最佳选择,因此在治疗巧囊的同时如何降低对患者身体的创伤显得十分重要。
医院超声医学科余松远主任作为国内巧囊微创治疗的资深专家,与巧囊临床诊疗已结缘近20年。年,一位患者因子宫腺肌瘤切除了子宫后痛经仍反复发作前来就诊,经诊断查明是巧囊在作祟。
此时愈演愈烈的痛经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避免手术对女性生殖系统带来的二次创伤,余主任为其设计了一套超声引导穿刺硬化联合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快速消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效解决患者痛经症状、长期有效抑制囊肿增长的同时,也将治疗对患者身体带来的创伤降至最低。
这第一例巧囊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的方案也成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专家共识》的最初蓝本。该方案的良好疗效和低微创伤,也使余松远主任开始逐步有意识地对巧囊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进行案例积累和经验总结,在近20年间数千个病例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不断对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
该共识的发表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引导穿刺硬化治疗的操作流程和临床行为,对于补充完善介入超声医学诊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推动该项临床治疗技术应用普及,提高行业整体治疗水平和效果。
据悉,今后共识也将综合各方面意见定期更新,以保证时效性和准确性。
来源:周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