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个中成药,补气又补血,失眠心悸神疲乏
TUhjnbcbe - 2022/5/28 13:16:00

几年前有段时间,我睡眠很不好,夜里经常做梦,易醒,吃了半个月的归脾丸,这些症状就完全消失了。至今归脾丸还是我家常备中成药。

为什么归脾丸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赖血养之;脾主统血,由气以摄之。若脾虚不运,气血生化乏源,则心神失养,神明不安,而出现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四肢倦怠,便溏等症状。

上述症状归脾丸就可以解决。

归脾丸组成包括:白术、当归、白茯苓、*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人参,加生姜、大枣。

当归加*芪组成当归补血汤,可以补气生血。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药,构成四君子汤,益气健脾,是补气的基础方。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方中加入少量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

故,归脾丸可以益气补脾,健脾养心。归脾丸制方特点以主用甘温益气,辅以养血,佐以安神、理气为结构特征。诸药配伍,心脾同治,重在补脾;气血并补,重在益气。使脾气旺而血有所生、血有所摄,血脉充则神有所舍、血有所归,故方以“归脾”名之。

脾主运化、统摄血液。脾虚,则摄血无力,血溢脉外,则可出现便血、崩漏、皮下紫癜。气血不足,四肢失其所养,故体倦食少,面色萎*;阴虚亏虚,阳气失于涵养,虚阳外浮可见盗汗虚热之象。

因此,归脾丸除了可以治疗以心悸失眠为主证的心脾气血两虚证之外,还可以治疗脾不统血证。

归脾丸具体可以调理哪些病症呢?

1、心悸

归脾丸可以缓解因为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滞,引起心悸气短,头晕,健忘,纳呆食少等症状。

2、不寐

阴阳气血之来源,由水谷之精微所化,上奉于心,则心神得养;统摄于脾,则生化不息。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归脾丸适用于因为脾虚导致血虚,引发失眠多梦、四肢乏力、食欲不振等问题的人群。

3、气虚崩漏

女生因为气不摄血,容易出血骤然血崩,易疲惫,气短懒言,归脾丸补血又补气。

4、郁证

忧思伤脾,思则气结,既可导致气郁生痰,又可因生化无源,气血不足,而形成心脾两虚之证。如果你平时存在肝气郁结、烦忧太过,可以用归脾丸调理脾胃。

5、消化系统疾病

由于脾胃虚弱,导致便溏、大便不成形,吃不下饭,吃晚饭后容易胸闷不适、嘈杂腹胀、胃溃疡等人群,适合用归脾丸健脾。

6、血证

归脾丸适用于脾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形成鼻衄、胃溃疡、便血、尿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7、自汗盗汗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若汗证持续时间较长,常发生精气耗伤的病变,以致出现神情倦怠,肢软乏力,不思饮食等症,可选用归脾丸。

最后,聊一聊归脾丸与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的区别。

首先说说健脾丸。

健脾丸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健脾丸》加减而成。它是保和丸的姊妹方,配方组成为:山楂、山药、肉豆蔻、炒白术、木香(已制)、*连、炒神曲、陈皮、甘草麦芽、茯苓、人参(*参)。

健脾丸主治脾虚食滞,表现为食少腹胀、大便稀溏、苔*腻、脉弱。

这个方子的关键词是“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所以会消化不良;食物停留在胃腔内,所以会腹胀、饱胀;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以会出现大便稀薄不成形;脾虚停食,气机不畅,则腹胀闷;因此,本方以健脾、益气、祛湿为主,兼用开胃、理气、消积之药。

健脾丸和归脾丸都是能够健脾、补气的药物,如果是脾虚气虚导致的症状,两者都可服用,但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健脾丸主治和胃止泻,补益脾气;归脾丸主要补血养心,主治心脾两虚,脾不统血引起的症状。

归脾丸和补中益气丸均用人参(*参)、*芪、白术、甘草益气补脾,均可治脾气虚弱之证。但归脾丸以补气药配伍养血安神药,故有补心宁神之功,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冠心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证者;而补中益气丸以芪、参、术、草益气补中为主,配升麻、柴胡以升举清阳,配陈皮调气机,并使其补而不滞。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①脾不升清证。可见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语声低微。②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脉大无力。③中气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伴气短乏力,纳差便溏。

今天先聊到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晓舞蝶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中成药,补气又补血,失眠心悸神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