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TUhjnbcbe - 2021/6/24 21:04:00
头部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15265.html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女性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失调导致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无论对患者的身体还是心理健康均会造成巨大影响。西医治疗以激素类药物为主,辅以手术治疗,但临床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较高;中医通过经方治疗、辨证治疗、分期治疗、针药治疗等治疗方法常可获得满意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低,但急崩止血效果较慢;中西医联合治疗则可取长补短,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值得深入探讨。1、经方治疗我国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留下诸多治疗崩漏的经典方剂,经当代医家的临床验证仍十分有效。王玉春等以二仙汤为基础方治疗例围绝经期AUB-O患者,对照组予安宫*体酮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且FSH、LH、泌乳素(PRL)前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二仙汤中,仙茅、淫羊藿温补肾阳为君,巴戟天益精为臣,*柏、知母清热养阴为佐,全方合用,可壮肾阳、济肾水,使冲任和调,从而效果明显。现代研究指出,二仙汤具有调节雌激素的作用,结合王玉春等所作研究,可知二仙汤对于调节月经周期有一定的效果。杜学俊以固冲汤为底方治疗29例观察组围绝经期AUB-O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00%和93.10%,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固冲汤出自于清代医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其中白术、*芪为君,补气摄血,白芍、山茱萸敛阴固涩,棕榈炭、五倍子、海螵蛸等止血,全方不仅仅止血,更是益气健脾、补益肝肾,从而调理全身气血,最终起到固摄冲任的作用。刘露选用固本止崩汤为基础方对60例本病患者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5%。固本止崩汤出自《傅青主女科》,该方注重治“本”,熟地*、人参、白术、*芪,补脾益肾,滋养先后天,是谓“澄源”,*芪、当归有“当归补血汤”之意,全方合用,气壮血足,则经血以时下。综上所述,古代经典方剂在现代临床仍有效,但现代医家并没有墨守成方,仍注重辨证论治、因人而异,充分体现经方的魅力。2、辨证治疗本病中医分型较多,根据“十三五”国家及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规定,可将临床分型分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脾虚证、血热证、血瘀证等主要证型,治以补肾固冲止崩为主,根据不同证型予以滋阴、温阳、补虚、清热、化瘀等。现代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可佳将围绝经期AUB-O分为4型论治:①脾肾气虚证,以固冲汤加减治疗;②肝肾阴虚血热证,以清热固经汤加减治疗;③肝郁血瘀证,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失笑散加减治疗;④血瘀证,以逐瘀止崩汤加味治疗。章成煜等将本病分为4型:①脾气不足证,以固冲汤治疗;②肾阴亏虚证,以左归饮治疗;③血热证,以芩术四物汤加味治疗;④瘀阻胞宫证,以桃红四物汤治疗。杜学俊将本病分为6型,以固冲汤为基础方,①血热证,加栀子炭、*芩炭清热止血;②心肾不交证,加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③脾虚证,加山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④血瘀证,体健者加桃仁、红花、没药活血化瘀,体虚者加当归、川芎、赤芍和血化瘀;⑤肾阳虚证,加艾叶炭、炮姜、山茱萸温经散寒;⑥气郁证,加柴胡、白芍疏肝解郁。翟瑞*将本病分为4型:①血瘀证,以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②肝肾阴虚证,以左归丸加减治疗;③血热证,虚热证以增液汤加味治疗,实热证以清热固经汤加减治疗;④脾肾两虚证,以固冲汤加减治疗。3、分期治疗崩漏的三大治法为塞流、澄源、复旧;在出血期以塞流、澄源为主,血止后以复旧为主,结合澄源,澄源作为辨证论治的体现,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刘静君认为围绝经期AUB-O的出血期易夹瘀夹热,采用调经止血方补气养血,兼以祛湿清热;刘教授认为血止后主要病机为脾肾不足,采用宫宁方(*参、*芪、女贞子、墨旱莲、茯苓、炒白术、当归、龙眼肉、木香、酸枣仁)补肾健脾,辨阴阳虚实,以调整月经周期,效果显著。王秀霞认为治疗本病时澄源是塞流的前提与复旧的基础。出血期多用固冲汤化裁而来的固冲止血方(龙骨、牡蛎、海螵蛸、苍术、川续断、墨旱莲、地榆炭、山茱萸、阿胶、白芍),注重介类药物的使用,以滋阴潜阳,同时多配合清热凉血解*药物金银花、土茯苓、夏枯草等以预防感染、增强止血之功。血止后,王教授认为患者在血止后易出现一派虚象,不利于止血也易再次出血,故常用归脾汤加减益气养血以调整周期。

以上内容出自:宗云,刘金星.中西医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研究进展[J/OL].海南医学院学报:1-9[-01-2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