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AUB-O)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疑难重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是年新发布的指南,是迄今为止首个中西医结合诊治AUB-O的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组织全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家、循证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制订本指南。
在指南中,异常子宫出血出血期的治疗提倡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和方法来治疗,出血期尽快止血并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等。而药物止血是AUB-O的首选疗法,包括中医药治疗、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大剂量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等方法。其中中医药治疗讲究辩证用药,中医分为7种证型——血瘀证、实热证、虚热证、脾虚证等。血瘀证的主要证候是色紫暗有块,质稠,小腹疼痛拒按等,治法是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推荐中成药是致康胶囊(B级证据,医保,药典;专家共识度82%)等药物。致康胶囊具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崩漏。本指南推荐致康胶囊用于血瘀证的治疗,为致康胶囊在临床上血瘀证的使用提供权威的证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指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相关内容,包括AUB-O的定义,诊治,中西医诊疗方案等。
定义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AUB依据常见病因分为9个亚型(PALM-COEIN),其中AUB-O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在临床最为常见。包括稀发排卵、无排卵及*体功能不足,常见于青春期、绝经过渡期。其中无排卵引起的AUB-O属于中医学“崩漏”范畴;*体功能不足导致的AUB-O,属于中医学“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
症状
临床症状: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常表现为不规律的月经,月经周期、经期、频率、经量均可异常。若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体功能不足可表现为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经量增多,常合并不孕或者流产,有时可表现为月经间期出血。
诊断
中西医结合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首先根据AUB-O的西医诊断标准进行疾病的诊断,再根据中医诊断标准判断属于中医的哪种疾病并进行中医症候诊断。
治疗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
出血期治疗
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和方法,出血期尽快止血并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血止后调整周期,固本善后,建立正常的月经周期,预防子宫内膜增生和AUB复发。有生育要求者行促排卵治疗,恢复生殖功能,完成生育后应长期随诊;对于绝经过渡期患者还应防止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
药物止血
是无排卵性AUB-O的首选疗法,包括中医药治疗、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大剂量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或高效合成孕激素内膜萎缩法。不同方法的选择需参考年龄、出血量、出血速度、贫血程度、患者耐受程度、有无生育要求等。
中医药的治疗
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和经量严重紊乱的病证,病程较长,气血同病,因果相干,多脏受累,虚实错杂,虚多实少。暴崩(急性出血)之际,以止血为重。量多势急者,可用生脉散益气摄血防脱;兼肢冷汗出,昏不知人,脉微细欲绝者,宜用独参汤;四肢厥逆,冷汗淋漓,宜用参附汤。血势减缓后辩证止血、补虚固冲。
中医辩证分型分为7个证型:
其他药物止血
调整周期
无排卵性AUB-O血止后,调整并控制周期是巩固止血疗效、避免复发的关键。可采用中医药或联合西药治疗。中医药调经需正本清源,祛除病因,并根据患者不同证候调理善后,使机体脏腑气血冲任等恢复正常,胞宫藏泻有时,周期恢复正常。推荐调经治疗3个月经周期。
促排卵治疗
适用于无排卵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患者,可同时纠正AUB-O。应用西药促排卵或者联合中药治疗。
总结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是中西医优势互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AUB-O,需根据患者年龄、贫血程度、有无生育要求等制定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止血和调整周期(调经)的方案。
推荐AUB-O中西医结合治疗流程如下(图2)。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