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75岁的她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母亲是
TUhjnbcbe - 2025/6/25 19:19: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我很幸运有爱我的母亲。”——贝多芬

75岁的老人应该是什么状态?

我家楼下的阿姨,今年刚好75岁,她每天的日常:早上起床去公园晨练,打打太极拳;回家途中买菜,做早饭;上午去楼下的居委会逛一圈,适当参与些中老年人的活动;中午回家做饭;下午与楼里的邻居们(一般是同龄老太太)找个安静的地方晒太阳。夕阳西下,回家做晚饭……

生活有条不紊,不忙不燥,安宁祥和。

你也许会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是多数中老年人的状态吧?其实不然,有这样一位中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与之截然相反。

她就是年逾古稀,腰上绑着固定带,还四处游走分享自己50年的产科经验,还能在赋能培训课上开玩笑的杨映芳主任。

事情发生在10月17日下午2点10分,医院四层培训大厅内。杨映芳主任正在与纳雍本地的医护工作者做妇产科方面的赋能培训。她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言谈,时不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大家不知道的是,从医50年,今年75岁高龄的杨主任,在参加“母亲健康快车·爱心巡诊周”活动之前,她的腰部就受了伤,如今还绑着固定带。很难想象,杨主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这里的医护工作者们分享妇产科病例分析和应急处理的实操经验,一站就是2个多小时。

杨映芳主任在做赋能培训

在10月18日上午,杨映芳主任来到了威宁县妇幼保健院。因为75岁高龄,双脚走楼梯不是很方便,可杨主任还是跟着医生走到四楼,又下到二楼,跟这里的妇产科医生分享临床病例经验。

培训接近尾时,当地的医护工作者迫切希望再多分析一个病例。虽然时间很赶,杨主任还是同意了大家的请求。

在现场,杨主任分享了一则真实病例给现场的医护人员:一位母亲成功分娩,诞下宝宝。后来,医院做检查,发现该产妇的子宫内有一块5*7厘米的物体,但未引起院方重视,这位母亲带着宝宝就出院了。13天之后,该产妇因大出血的征兆,医院,医生做了输血处理,并紧急进行手术,从子宫内取出了残留物,原来是胎盘残留。最后,总算是有惊无险,转危为安。

杨主任特别严厉的对医生们说:像这种情况,当时做检查的时候,已经发现子宫内有残留物体了,肯定是不能让产妇出院的!医院。作为医护人员,对待所有的检查结果,必须要一丝不苟,这是关乎生命的大事。

图:母亲健康快车

年10月16日,贵阳毕节纳雍县白水河广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捐赠的10辆“母亲健康快车”,满载了对母亲对女性健康和希望正式发车。同时“母亲健康快车·爱心巡诊周”活动正式启动。

杨主任就是这场公益巡诊众多专家中的一位。在为期4天的“母亲健康快车·爱心巡诊周”活动中,还有好几位专家都像她一样放弃了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远赴贵州。

当记者问及医护工作者培训收获时,她们都感慨的说:我们地处偏远山区,能有这样的专家给我们做这么优秀的病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求之不得啊!很感谢“母亲健康快车·爱心巡诊周”活动,把像杨主任这样认真、负责的专家送到了我们家门口。

教室里最后一排都坐满了医务工作者

杨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医生,更需要有严谨的职业态度。面对任何病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当记者问道杨主任,“您年龄这么大了,还跋山涉水的来到这里,给这里的居民做义诊,给医务工作者做赋能培训,您不累吗?在家好好养老不是很好吗?”

杨主任说:“我得来!这些贫困地区的医生需要更专业的医疗技术和理念,我工作50年了,看到过的妇产科的大小病例太多太多了,我想把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统统都分享给她们,让她们能够救治更多的孕产妇。因为,母亲是一个家庭中的灵魂,母亲不能死啊,母亲必须要健康!少了一个妈,毁了一个家。那些产妇和孩子真的让我心疼。”

是啊,母亲必须要健康,这也是“母亲健康快车”的初衷,因为知道,中国很多女性还生活在大山深处,所以“母亲健康快车”开辟了绿色通道,来到她们身边;

因为知道,路途遥远产妇不方便做孕期检查,所以“母亲健康快车”成为一座“医院”,将希望送抵每一个家庭;

因为知道,贫困地区女性对宫颈癌和乳腺癌知识的匮乏,所以“母亲健康快车”组建两癌筛查团队,将健康理念与筛查服务送到家门前;

因为知道,贫困地区儿童意识不到近视防控的重要性,所以“母亲健康快车”改造成“移动近视筛查车”,呵护大山中每一双明亮的眼睛;

因为知道,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与临床经验不足,所以“母亲健康快车”满载各领域专家,为本地医疗团队做赋能培训;

因为知道,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对健康的认知薄弱,所以“母亲健康快车”帮助她们消除知识盲区,缓解妇女因病致贫的困境。

这就是“母亲健康快车”,与其说它是一辆车,倒不如说它是“希望”。据悉,“母亲健康快车”项目,从年启动,已经经历了17年的风霜雪雨,项目惠及全国30个省(区、市),受益人次超过万。

1
查看完整版本: 75岁的她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母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