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妇科癌症,其病因为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导致,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女性太早发生性行为,是增加宫颈癌发病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有不注意性卫生或者性生活不洁,多性伴侣等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
目前研究表明95%以上的宫颈癌病人携带HPV,因此,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宫颈癌并非不治之症,如果能早发现,此病的治愈率非常高。
该病的进展十分缓慢,从被病毒感染到最后癌变,一般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因此,早检查早发现就显得十分重要。
案例分析:
“我平时身体一直都很健康,怎么好好地会患宫颈癌呢?”黄女士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崩溃大哭。
原来黄女士在两个月前发现自己经期结束后,还存在异常的点滴出血现象,除此之外身体没有其他不适感,所以根本没放在心上,只是觉得这是月经没有排干净的原因。
但眼看着下次月经期马上到来,自己的隐私出血部位仍然没有止住,虽然量不多,但是会导致内裤上出现血渍,这让黄女士开始焦虑。
无奈之下,医院进行了检查,经过宫颈筛查,显示他的HPV-16感染高危阳性,TCT筛查显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很可能是罹患宫颈癌。后续的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证实了医生的猜想。
这个结果令黄女士难以接受,明明自己非常爱惜身体,也非常注重卫生,怎么突然检查一次就是癌症呢?
经过医生询问,黄女士在多年来从未给自己安排过妇科检查,总是想着能省则省,出现白带异常也是自己吃点消炎药,就是这种不正确的心态,让他的病情一步步被拖到了宫颈癌。
黄女士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医生给其讲述了治疗方法,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将体内癌细胞彻底清除,又进行了多次化疗,虽然头发掉光了,整个人的状态就像充了气一样痛苦不堪,但是只要能够活下去就有希望。
黄女士也是感觉非常后悔,如果当初能够在发现月医院进行检查,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任何疾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有助于痊愈。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宫颈癌筛查
女性开始有性生活后就有感染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的可能,所以有性生活后就应每年定期筛查宫颈癌。怎么做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应采用子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的“三阶梯”程序,确诊依据为组织学诊断。
1、子宫颈细胞学检查
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诊断的必需步骤,相对于高危HPV检测,细胞学检查特异性高,但敏感性较低。筛查应在性生活开始年后开始,或21岁以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2、高危型HPVDNA检测
相对于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也可用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分流,当细胞学为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时进行高危HPVDNA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阴性者12个月后行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若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并高危HPVDNA检测阳性,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以上者,应做阴道镜检查。
4、子宫颈活组织检查
任何肉眼可见病灶,均应做单点或多点活检。若需要了解子宫颈管的病变情况,应行子宫颈管内膜刮取术。
宫颈癌的病因,建议女生早了解!
一、性生活低龄者低于20岁(特别是低于16岁)就开始性生活的女性,很不幸,她们有多于成为宫颈癌粉丝的对象的机会,因此也被同时增加了。有资料统计,小于16岁者,比25岁以上者患病危急性高12.倍。
二、过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过早的阴道分娩,与早期开始性生活一样,发育尚不完全成熟的性器官很轻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侵扰,频密分娩或者多次人工流产,也有类似的摧毁作用,这种摧毁经年累积之后,就可能导致宫颈癌的病因,不得不慎重。
三、有过宫颈病变或其他妇科疾患者这并不是独立的导致宫颈癌的病因,而由于它们都同样提示了自身免疫系统的缺陷,迁延不愈的妇科疾病也可能成为诱因,也对宫颈癌的防范敲了警钟。这是宫颈癌的病因之一。
宫颈癌多是“拖”出来的?提醒:若出现“多1频繁”,尽早做筛查
——阴道流血多
这种情况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及性生活或者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不同,若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量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阴道排液多
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入睡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约有82.%的患者有各种不同情况和程度的白带增多,亦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血性等,稀薄似水样或米泔水样,腥臭。晚期患者并发感染则呈恶臭或脓性。
——排尿多
癌瘤向前方扩散可以侵犯到膀胱,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坠和血尿。癌瘤向后蔓延可以侵犯直肠,出现下坠、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道—直肠瘘。病变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转移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较常见的是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在该部位出现结节或肿块。肺转移、肝转移及骨转移也较多见。
——下腹或腰骶疼痛频繁
月经期以及排便或性生活时,下腹部以及腰骶部位疼痛更加频繁,尤其是当炎症向后沿子宫骶韧带扩展或沿阔韧带底部蔓延,形成慢性子宫旁结缔组织炎,子宫颈主韧带增粗时,疼痛更甚。
从宫颈癌到末期,肿瘤增大,可出现各种压迫症状,疼痛是常见的压迫症状之一,其发生率为41.1%,多见于iii、iv期患者。
另外,根据病灶侵犯的器官,出现一系列继发症状。病灶侵犯骨盆结缔组织、骨盆壁、压迫输尿管、直肠和坐骨神经时,压迫症状常见下腹痛、腰痛、尿频、尿急、肛门膨胀感、内急后重、下肢肿胀痛、坐骨神经痛等癌灶压迫输尿管,严重时输尿管堵塞、肾盂积水、肾功能损伤等。
延伸——宫颈癌疫苗是终身免疫吗?
宫颈癌疫苗一般不是终身免疫,因此女性如果过了疫苗免疫时间,可以再次接种疫苗。
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宫颈癌疫苗接种后的平均免疫时间约为8-10年,九价宫颈癌疫苗接种后,免疫时间为7-8年,而二价和四价宫颈癌疫苗的免疫时间约为10-12年,因此宫颈癌疫苗不是终身免疫。
女性如果过了宫颈癌疫苗的免疫时间,医院进行宫颈癌疫苗的预防接种,防止发生宫颈癌。同时,接种宫颈癌疫苗后,医院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筛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等相关检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宫颈癌。
女性在接种宫颈癌疫苗前需要详细咨询医生,明确自己对宫颈癌疫苗的药物成分是否过敏,如果有过敏的情况,一般不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此外,在接种宫颈癌疫苗期间,需要做好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