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顺产到底有多痛在承受范围吗了解产程3阶段
TUhjnbcbe - 2024/10/25 16:26:00

自然产给人的印象不外乎有:以为快要生了,医院却被退货、待产时间可能拖很长、产妇不知要痛多久,甚至还担心最后是否要剖腹产?那么产前不妨花点时间认识产程,了解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哪些事情,做好准备,相信可减少不必要的恐惧!

产程,即为生产过程,临床上,将产程分为3阶段。

第一产程规则阵痛到子宫颈全开

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动期,潜伏期是指开始规则阵痛后到子宫颈开3公分,潜伏期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当产妇有规律的宫缩频率:初产妇每3至5分钟、经产妇每5至7分钟宫缩1次,加上子宫颈口扩张至3公分(经内诊检查),多可入院待产。

至于活动期,则是从潜伏期之后到子宫颈全开(从开4到10公分),此阶段的宫缩频率更为密集,约每3分钟1次,每次持续40至60秒,而子宫颈口扩张的状况为:初产妇每小时约开1.2公分以上,经产妇则为1.5公分以上。由于每位产妇的状况不同(如:骨盆、胎儿大小与收缩力道),活动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普遍来说,初产妇平均耗时6至8小时,经产妇为4至6小时。

如果产妇使用减痛分娩,活动期的时间往往可能要再多1至2小时,虽然会让产程变得较长,但不会那么痛,产妇可以优雅地待产,好好休息以养精蓄锐,等到第二产程再用力。

特殊状况

产程迟滞:通常在第一产程中,子宫颈每小时扩张不到1公分即称为产程迟滞,但实际状况仍需要医生评估。医护人员会适时透过内诊了解子宫颈扩张的进展与评估收缩状况,若有需要,会透过以下方式试着改善子宫收缩状况:

1.注射药物:想要顺利自然生产,子宫收缩若少了有效的力道与足够的频率(约3分钟收缩一次),将可能延长待产时间,因此,医生会考虑使用药物以渐进式加强子宫收缩的强度与频率,避免因产程延长过久而须改剖腹方式生产。

2.人工破水:对于还未破水的产妇,会考虑以人工破水刺激子宫以促进产程有所进展。同时,检查羊水颜色,了解胎儿是否有特殊状况。

胎儿心跳不稳定:透过胎心音监测,了解胎儿心跳是否有异常减速的状况。如果胎儿状况不佳,尽快让胎儿出生为处置原则。

是否从自然产转为剖腹产,必须综合产妇与胎儿的心跳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只要达到标准,就会考虑改采剖腹产,如:子宫颈全开且用力2小时,但胎头仍未下降;待产5小时,子宫颈扩张没有进展

但产程变化有时瞬息万变,实际是否改以剖腹产,需因个别状况决定。面对生产的未知数,自然生或是剖腹产的决策要有医生和病人双方共同参与,医生提出医疗处置的实证资料,病人则提出个人的喜好与价值观,彼此交换资讯讨论,共同达成最佳可行的生产方式。

第二产程子宫颈全开到胎儿娩出

产妇于此阶段,每隔1至3分钟会感到阵痛1次,每次持续60~90秒。一般而言,初产妇在2小时以内,经产妇在45分钟以内会分娩。通常在子宫颈全开后,确认胎头下降的状况,以评估送上产台生产的时机。

第二产程可说是最辛苦的阶段,产妇要用力,家人要陪产。此外,也是产房护理师发挥价值的时刻,因为产妇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用对力气,才能顺利娩出胎儿,这就有赖经验丰富的护理师指导产妇,配合每一次的子宫收缩用力,让胎头随着子宫收缩及子宫颈的扩张而下降。历经第一产程贴身且长时间的陪伴,护理师对产妇的个性有所了解,懂得掌握方法协助产妇何时该用力、怎么用对力气,好让产程进展顺利。若有进产房陪产的丈夫或家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如何给予产妇最大的支持力量。

为了方便胎儿娩出,通常需要帮初产妇剪会阴,剪会阴之前,会先打局部麻药,再视产妇用力状况,适时剪开会阴;至于经产妇,则未必需要剪会阴。

特殊状况

若出现胎头迟迟降不下来,胎心音又不稳定的状况时,为了确保胎儿平安,医生会视状况评估适当的处置方式:

胎头够低时:考虑使用真空吸引器或产钳等器具,协助胎儿可尽快娩出。

胎头仍高时:立刻转以剖腹方式生产。

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胎儿娩出后,相信产妇与丈夫莫不专注宝宝的状况,期待护理师能够赶快完成相关处置,将宝宝抱到胸前进行亲子肌肤接触。然而,此刻另有护理师在胎儿娩出后,在点滴中注射子宫收缩剂,帮助子宫收缩,顺利让胎盘娩出,并预防产后大出血;主治医师则注意胎盘娩出状况。

一般来说,胎儿娩出后,大约5至10分钟,至多不超过半小时,胎盘即会娩出。为预防产后大出血,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第三产程积极处理的建议,包括:

给予预防性的子宫收缩剂:透过肌肉注射或以点滴方式给药。

牵引脐带:在分娩胎盘时,以持续有控制的力量牵引脐带,让胎盘自行娩出。

子宫按摩:在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

胎盘娩出后,确认胎盘的完整性,并检查子宫内是否有残留胎盘组织,之后则进行会阴缝合,由于会阴裂伤的程度不一,缝合的难度与时间有所不同,缝合完毕后,护理师会冲洗伤口,至此,生产过程告一段落。

特殊状况

胎盘滞留或剥离不全:虽然产前可评估严重的植入性胎盘,但有些植入性胎盘因胎盘位置在子宫后壁,超音波不易扫描到,就难以在产前检查得知。当胎盘与子宫剥离不够完全时,会试着以手伸进子宫剥除,请麻醉科医生协助,藉由麻醉药物让子宫放松,产科医生则在超音波的引导下,利用手或器械进入子宫移除胎盘组织。

产后大出血:判断出血原因为何,包括:子宫收缩无力、胎盘滞留或植入性胎盘、产道撕裂伤与凝血功能不全等,确定原因以进行适合处置方式,以发挥止血效果。

产后观察重点

产后,会先让产妇待在产后恢复室,除了观察生命征象、子宫收缩状况外,产后解尿是否顺畅也在观察项目之内,因胎头下降,挤压到膀胱,而使膀胱暂时出现功能失调,若在4至6小时内未上厕所,就要放置导尿管,避免尿液积在膀胱内而影响子宫收缩,甚至造成子宫出血。

此外,产后第一次下床,要慎防跌倒,下床前,慢慢改变姿势,先将床头摇高,靠着坐几分钟,再到椅子上坐一下,试着起身,确认无虞后才缓缓踏步移动。若要上厕所,建议有人陪着为宜。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孕育那些事儿)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顺产到底有多痛在承受范围吗了解产程3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