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知名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上发布一条视频,表明自己遭到男友家暴,“家暴”一词成为近日人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宇芽被家暴近年来关于家暴的新闻频频爆出,前几日韩国女星具荷拉自杀身亡,有新闻爆出其曾遭前男友家暴,被打至子宫出血。遭遇家暴的人不仅仅是身体上受到伤害,精神上也会饱受折磨。许多令人惋惜的事实都告诉我们,对家暴一味容忍,只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痛。面对暴力行为怎么办?下文为大家讲解。
先认识家暴
在法律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说(一)对家庭暴力行为作出了详细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伤、绑缚、摧残、强行约束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法,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力等方面形成必定损伤结果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暴力行为首要表现为对身体上和精神上进行伤害,如随意殴打另一方身体;变相使另一方挨饿受冻,有病不给医治;限制活动范围,禁止回父母家;长期侮辱性谩骂、冷战;强奸、性骚扰及侮辱性暗示、触摸身体等行为。暴力行为往往直接作用于当事人身体,使当事人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危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
反家庭暴力法家丑不可外扬是错误的想法
很多人对家暴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这里给大家举些例子讲一讲:
误区一:“家丑不可外扬”-两口子过日子吵架打闹是常有的家务事,不需要别人知道和干涉。事实上暴力行为不是家务事,也不是表现浓情蜜意的行为,而是侵犯了当事人人权的社会问题,是违法行为。
误区二:“暴力行为是被逼的,是喝酒、*博后一时情绪失控”-很多暴力行为发生在一方喝酒、*博后或双方吵架后,吵架时一方总会把错推在另一方的身上,说对方太唠叨、对方没能力等等。事实上,处理家庭矛盾有很多种方法,没钱可以想合理的办法赚钱,而不是*博打牌输了打老婆。适当饮酒对身体有益,但是常常酗酒的人,喝完酒脾气更盛施暴更厉害。因琐事吵架指责对方唠叨都是在给施暴找借口,一方施暴时都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暴力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误区三:“为了孩子忍受家暴”-很多人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而长期忍受家暴。事实上,长期家暴的环境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恐惧感,造成心理影响。孩子会有样学样,养成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习惯。所以,长期处于家暴的环境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面对暴力行为怎么办
一、报警或投诉
向公安机关及时报警,阻止暴力继续发生,公安机关出具的询问笔录、出警记录等均能作为证据使用。向村委会、居委会反映,请求帮助。或拨打妇女维权热线,进行投诉和咨询。
二、及时就医
治疗伤情,保存好病历及诊断证明等。
三、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被申请人(实施家暴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离婚
建议咨询专业的婚姻家事律师进行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
洛阳专业婚姻律师去年最高法发布的全国离婚纠纷案件相关数据显示,因家庭暴力申请离婚的占全部案例的14.86%。其中,91.43%为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现实中的新闻告诉我们: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如果身体、精神遭到伤害,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对家暴说不,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远离暴力行为的伤害。及时止损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要一味忍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您觉得此文有帮助,可以转发给您身边的朋友,多学习法律知识,有一天将成为自己维权强大的武器。
-END-
河南光法(洛阳)律师事务所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