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闻11丨救治马布亚为孕产妇敲响警
TUhjnbcbe - 2023/6/12 20:47:00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

2月20日,本报刊发《孕妇产后出血命悬一线省妇幼医生“生死时速”成功抢救》一文。连日来,该文引发热议,人们为医务人员纷纷点赞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是什么引起了产妇出血?”“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能不能预判?”“一定要运转到兰州才能治疗吗?”……

2月22日,记者带着问题向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了解了这一救治事件的始末。

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急诊科主任左坤表示,生命无价,为了确保更多孕产妇的安全分娩,医务工作者理应全力以赴。“救治马布亚”一事也为孕产妇敲响警钟:妊娠的风险需要正确评估,不可大意。只有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完善孕产妇急救网,加强双向转诊,才能最大程度守好“生之门”,保障母婴安全。

规范运转增加竞跑砝码

“来得太着急了!”2月22日,回忆起当天的场景,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科急诊科主任左坤仍心有余悸。

2月3日17时40分,救护车呼啸而来之时,正赶上急诊科交班,两班的医护人员都在。看到产妇情况危急,大家马上进入战备状态。除了直接救治的人员,每个人都在小跑。小跑着带领家属办手续,小跑着联系输血科备血,小跑着准备器械、药品……

“事前没有和我们联系咨询,就这么突如其来出现了。”原来,马亚布是从距离兰州3小时车程的一所乡镇卫生院转来的。

“卫生院看到产妇出血,医院就自行运转了。来之后,我们问询随行医生产妇的情况才知道,这是位39岁的高龄母亲,此前已经育有两子,三胎的孩子又是一个巨大儿。这些都表明,这位高危孕产妇在孕期没能正确评估风险,也就不能做好防范处理。”

出现紧急情况时,基层医疗机构限于知识技能和资源不足,医院转诊,但是在转送患者的过程中,可能会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或者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此次马布亚的转诊正是如此。

“能够顺利救治,实在幸运。”左坤告诉记者,马布亚的AB型血型更为救治工作造成一定困难。“AB血型本来就少,只占人群中的10%,我们积极与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联系,取得了大力支持,这才保障了救治血液的供应。”

风险发生在妊娠期各个阶段

风险可能发生在妊娠期各个阶段。

伴随分级诊疗的推进,妇产医院,收治的多数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高危孕产妇。年,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妇产科危重症患者例,同比上升5.05%。当年,医院开展连续肾脏替代治疗8例,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25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其中24例成功保留子宫。

大部分真正出现危险的孕妇自我保健意识较差,不及时进行产检。全面二孩*策开放以来,一些高龄孕产妇往往因为之前顺利生过孩子,而对产检有所疏忽。但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这些孕产妇的身体状况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左坤告诉记者,妊娠的风险需要正确评估,不可大意。但在这方面,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还不到位。就拿马布亚来说,39岁、第三胎、胎儿又大,这些都提示着她有较高的妊娠风险因素,应当建议她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

按照甘肃省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要对妊娠风险筛查为阳性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这一评估,是对怀孕至产后42天的妇女进行妊娠相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级和管理,及时发现、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每一位孕产妇的保健手册上都有“绿、*、橙、红、紫”中的一种颜色,分别代表风险筛查和评估的不同等级,根据分级,孕产妇进入不同流程、接受不同服务。

如果通过规范评估管理,能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及时转诊,医院跟踪好,再分娩,结局会完全不一样。

采访中,左坤不断重复的观点是:“35岁以上的备孕妇女,孕前应做好检查工作。”高龄孕妇应先对身体脏器进行评估,确定身体是否能胜任妊娠,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加上年龄大,妊娠期就很难坚持。

撑起危重孕产妇的生命之伞

如何能够更好地实现对重症孕产妇的分级诊疗,医院妇产科的技术力量和救治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能够整合全省优质医疗资源,为基层医护人员提供技术支持的协同救治网络显得尤为必要。

为此,甘肃省专门成立了“母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年,原省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作为省级中心,分片承担辖区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会诊和转诊工作,并对下级救治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双向协作,组建全省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同时,认定省妇幼保健院为全省妇产科、儿科、新生儿重症救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这一网络的建立,为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争取了更多的时间。在省级专家的指导下,医院的医生可以先对发生危急情况的孕产妇采取前期的救治手段,待其病情稳定后,进行转诊或者等待会诊专家的到来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下一步,更需强化完善孕产妇急救网建设,规范其运行管理,通过风险筛查、预警评估与分级分类管理,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好消息是,前不久,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与省妇幼保健院签订协议,共同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转运效率和救治成功率,确保更多“马布亚”的安全分娩。

新闻回顾

孕妇产后出血命悬一线,省妇幼医生“生死时速”成功抢救(《兰州日报》2月20日)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芳)腊月二十九,刚刚生下孩子的临夏产妇因失血过多生命垂危,辗转3小时转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当时的她已心脏骤停,医务人员持续7分钟胸外按压后心肺复苏;失血过多,她历经两次手术,输血浆毫升……2月19日,刚刚度过危险期的39岁母亲正在恢复中。

奔波3小时产妇出血量不明

2月3日14时许,39岁的临夏妇女马布亚(化名)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是个千金,8斤呢”。还没来得及好好瞧瞧孩子,命运就跟她较上了劲。30分钟后,马布亚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给予相应治疗后情况仍未好转,当地卫生院赶忙联系救护车前往兰州。

17时许,一辆救护车疾驰而来。正在交接班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急诊医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一路小跑,全部就位。病床上的马布亚面色苍白,身下的床单已被血浸透,殷红的鲜血顺着床单滴落。经过了3小时的奔波,产妇出血量不明。面色、眼睑苍白,意识不明,心率每分钟次,已经测不出血压。意识到产妇可能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医务人员马上为她开通了两条静脉通道,给予相应治疗。

产妇心脏骤停7分钟后复苏

18时许,马布亚被紧急运转至M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经检查,她被诊断为:难治性产后出血、失血性贫血、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代谢性酸中*、高钾血症……不到一刻钟,马布亚呼吸心跳骤停,心率降至每分钟45次,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3%。

危急关头,在场的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迅速实施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建立循环,并实施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心脏按压不但考验着医务人员的体力,且按压次数、深度、手法都必须到位,才能保证效果。

为抢救患者,急诊和MICU的医生4名医生轮流对产妇进行心肺复苏。7分钟的紧急施救,终于换回了马布亚微弱的呼吸和心跳,她的心率重回每分钟次,瞳孔反射消失。继续给予抢救,马布亚生命体征较前略有好转,但宫腔仍有暗红色血流出。

切除子宫保住性命

由急诊、MICU、麻醉、产科医生组成的抢救团队讨论后认为最佳救治方案是切除子宫,“端掉”出血源头。但若行子宫全切术,手术风险极大,在与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晚间7时许,在无影灯下,子宫全切手术正式开展。

为了赢得抢救时间,全院上下联动,积极筹备血源。产妇凝血功能略有改善后,抢救小组立马准备手术。

术中,医护人员发现情况比预计的还要严重,产妇的子宫疲软,子宫切口自发渗血,子宫周围组织也不能幸免地出现大范围血肿,深达盆腹腔深部。由于出血广泛,产妇生命体征不平稳,手术过程异常困难。

整整7个小时过去了,手术结束时已经是大年三十。2月4日凌晨2时30分,暂时平稳的马布亚被推出手术室。

两次手术:置换3遍全身血液手术

2月6日11时许,产妇情况再次恶化,血常规提示血色素持续性降低,盆腔内血肿及积液范围增大,必须马上实施二次手术。12时40分,二次手术开始。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与死神赛跑,生怕放过任何一个出血点。

“出血部位找到了!”“血止住了!”一个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历经3个多小时,手术取得成功。2月10日,马布亚撤掉呼吸机,渐渐远离了危险。与死神搏命,母亲赢了!

据悉,两次手术中,马布亚共输入血浆毫升。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只有毫升左右,这相当于全身置换了三遍血液。19日,医院了解到,目前马布亚状态平稳,正在积极配合治疗。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11丨救治马布亚为孕产妇敲响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