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一剧从来没一部片让我感觉做中国女人好 [复制链接]

1#
偏方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66445.html
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0775479.html

最近有几个盆友,在聊一部片子,还提了好几次,挺执着。

是一部

生孩子的片

蛤!生孩子?母爱伟大?世上只有妈妈好?blablabla。

不怕你骂,这些话虽然无比正确,但从小到大,我真是听得耳朵起茧。

带着一万分的不情愿,我还是去看了。全程腹部隐隐作痛

(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不。具体说,是刚刚看觉得

,看到一半觉得

可怕

而看完后,感觉自己就像换了个人。

天,原来当妈不仅要生产、养育,有的母亲还要做

“附加题”

真忍不住想感慨:

当个妈,真特么是世上最难的事。

来,我们开聊——

生门

一般生孩子的纪录片,都是这么个套路:

国外版

:医生护士围绕在产妇身边,专注地等着婴儿从产道露出头来;丈夫在妻子身边,握着她的手给她鼓劲。

国内版

:丈夫在产房外等待,护士抱出婴儿,对他说,“xxx家属吗,男/女孩,x斤x两”……

产房和手术台呢?画面都是一闪而过。

温暖吧?和谐吧?又有希望又带点正能量吧?

但这部《生门》呢?放心,都没有。

它纪录的只有

难产、大出血、流产、堕胎……

这样的题材,电影院哪敢放啊。

所以,当听说这部纪录片要在院线上映,我都不敢信!

一般来说,大多数没生过的人,对生孩子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也听说过一些生动的比喻。

当女人生孩子的时候,要承受……的痛楚,大概是

碎了20根骨头的样子。

但具体、到底、究竟有多难,用言语真是难以描述。在看片中,表妹逐渐理清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概念——

待产难。

妊娠反应、腿浮肿、腰酸腿痛,宫口开了之后,还要忍受强烈的假阵痛、真阵痛。

生产难。

如果顺产还好点。先宫缩不适,像女孩子的经期子宫痉挛一样,随后,疼痛强度会逐渐增大直至巨大。

如果不是顺产,那,还要承担剖宫产

(剖腹产)

的风险。有些妈妈可能要做会阴侧切术。

产后出院的妈妈曾宪春给大女儿展示肚子上的伤口,女儿好奇地想摸

妈妈教会了她一个词

“痛”

产后难。

产后恢复也是大工程。身材走样是小事,危险的还可能面临乳腺炎、子宫内膜炎、产后抑郁……

对于每一位即将临盆的妈妈来说,生,意味着痛苦、考验、残忍、危险,甚至是死。

但以上种种,只是对正常的妈而言。和下面几个典型案例比起来都不算啥。

《生门》中这几道

附加题

,才是难中之难。

第一题:要生命,还是要子宫?

第一位母亲的故事,真的吓到表妹了。

这位微笑的孕妈妈夏锦菊,这次是生二胎。

躺在病床上,对着肚子上的伤疤,她自豪地说,“都是为了宝宝”。

仿佛那不是一道伤疤,而是一枚勋章。

第二次分娩的夏锦菊,非常自信和乐观,但形势的变化,就在瞬息之间。

有道是*门关上走一遭,真的是只有*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在手术台上,宝宝顺利诞生。

她却遇到子宫大出血,血都流到了地板上。

其实,她一开始就被诊断为

凶险性前置胎盘

就是胎盘长在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

然后胎盘穿过了子宫基层,到那个膀胱里面去了

如果想要活命,医生建议取出孩子后,就摘除子宫。

但夏锦菊仍然坚持:李主任,能不能不切呀,我才只有33岁呀。

她觉得,自己还这么年轻,一个女人,这么早就没有了子宫,那……

但对于主刀的李主任来说,这个以每分钟cc大出血的子宫,就是个炸弹。

不及时拆除,就随时会引爆。

为了止血,医生不断用纱布堵住出血口,直至填满了整个腹腔。

一度以为她抢救不过来。

夏锦菊的父亲听到医生说,体内的血液相当于换过两次、心脏两次停跳……

在走廊上不禁掩面痛哭。

九死一生的夏锦菊,总算命大挺了过来。

出院那天,她和被她称为“再生父母”的医生合影,露出了一个劫后余生般的笑容。

天大的难题也总算解决了。但下面这位母亲就没那么幸运——

第二题:要孩子,还是往死里打?

画面上,一对年轻的夫妻,在和主治医生反复争执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到底要不要

“把孩子往死里打”?

原来,孩子已经28周,根据优生科的检查报告,孩子在子宫中缺氧,出生后可能会有先天缺陷。

父母想打掉孩子,做引产,但医生认为胎儿现在剖出来可以存活,是一条完整的生命。

医生考虑的是人道、人性。

家属考虑的,是现实。

第一个我怕钱花进去了人也没救活

第二个我又怕他长大以后有问题

听到这样的话想骂父亲的,估计都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旁人眼中,孩子是无辜的生命,但对一个具体家庭来说,真没那么简单。

因为生命,同时还是一项昂贵的投资——时间、感情、钱……

而在中国,判定一条新生命是否值得付出,往往也被附加上条件

:必须健康、必须是男孩……

这些,都不是母亲一人可以左右的。

见惯了疑难杂症的医生,也忍不住感叹

“好难”

在沉重的计算中,全家人都陷入无奈,孕妈妈一个人在无声地流泪。

毕竟和孩子的血肉相连,只有她才感受得到。

除了生产的风险,胎儿的风险,还有一个最浅显的风险——

谁都知道生命无价。

但矛盾的是,无价的东西,并不是免费的。

第三道题:要生要养,够不够钱?

妻子陈小凤怀上了双胞胎,全家都好开心。

但被诊断为前置胎盘加糖尿病,手术的难度一下子增加了,全家又开始担心。

医院治,孩子保不住;医院治,又贵——开药、做手术要钱,就连病例入个档案,也要钱。

要钱,那就掏呗!

哦,我是不是忘了说——

这家人,是穷人。

穷人是什么?就是跑不赢GDP,也跑不赢CPI的人。

就是没有社会资源、没有舆论渠道的人。

穷人的所有资源,就是他们的穷亲戚。

大哥在村子里奔走,从2万块到块,能借的都借了。

拼到这份上,孩子总算生下来。但,大家还是不开心。

恭喜什么呀,我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后面还有好多事

后面的事,是两个早产儿十几万的治疗费,是孩子将来上学、医疗、生活所有的开销……

经过好心人提醒,他们想到了申请医疗贷款这条路。

但他们借贷的过程,啼笑皆非:

陈小凤丈夫的哥哥,直接拿户口本走进了农村信用社。

靠户口本……当然是借不到钱的。

信用社的人告诉他,想借啊,

要用房子作抵押,还要符合条件。

在这家人看来,医院和银行两个机构互相矛盾,自己一家,只能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医院里没钱就不发药,是制度

银行借不到贷款,也是制度

看着看着我也为这家人发愁,眼泪流下来。

在中国,一个婴儿来到世上看似简单。

但不知背后有多少人,为他努力推开了那道生门。

“门背后”的故事,或许才是这部纪录片想讲述的吧。

导演陈为*,之前也有一些纪录片作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