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伤寒论张仲景的一方,治疗血热互结 [复制链接]

1#

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的用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伤寒论》中原来是治疗邪在太阳不解,随经传腑而化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的蓄血证。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结;病在血分,与气分无涉,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故小便自利。“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这就是太阳蓄血证形成的原因,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化热,热和血结于膀胱。“其人如狂”,膀胱血热互结的证候,也就是说和正常人不太一样,表现出兴奋、狂躁,是心主神志功能失常的一种表现。这是因为太阳的经别散布于心,心主血脉,也主神志,所以血脉的病变容易影响到心,血热互结,血分郁热循经上扰心神,故出现发狂的精神症状。“血自下,下者愈”,热随血减,热随血泄,郁热会随着出血而排出体外,血与热就不结了,病就会自愈。其实这句条文是说了治疗此证的原理,方法。也就是说用攻逐,即泻热逐瘀的方法来治疗。

“其外不解,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如果表邪没有解除,不能用攻下的方法,应当先解表,表证解除,才能攻下。这是张仲景的治疗原则。“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表证已解,但少腹拘急疼痛,除了上面所说的发狂,少腹急结,也是热结膀胱的一个症状。但此时表证已解,最适合的方法,就是泻热,兼以逐瘀,在承气汤系列中,调胃承气汤长于泻热,故用桃核承气汤。前面我们说了,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其原方组成为桃仁五十个(去皮尖),桂枝二两(去皮),大*四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在这里为什么要加桂枝呢?这就是张仲景的高明之处,学习《伤寒论》就要学会张仲景的用药规律。桂枝是辛温药,既解表证风寒,又能通经脉中瘀血,开结气。在这里没有解表的作用,而是取其温通之性,开结气的功能。是一个通阳、理气、止疼的药。由于桃核承气汤药偏寒凉,也偏于血分,大*、芒硝、桃仁都是血分药,都是寒凉之药,所以张仲景在这里很巧妙地用了一味桂枝,桂枝通阳理气,通阳的药都有理气的作用。通阳理气和活血化瘀相辅相成,要活血化瘀,就得理气,气得利,血就活,这是气血的关系问题。另外,桂枝是个温热,通阳药,在大量的苦寒咸寒的泻热破结药里,稍加一点儿通阳辛温之药,可使大*、芒硝、桃仁的活血泻热破结的作用更好地发挥。

因为此证是热结,热重于瘀,所以要泻热破结,调胃承气汤中有大*、芒硝,苦寒、咸寒,能够泻热,能够破结,能够治狂。大*本身虽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是,它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要加上桃仁,桃仁能够行血,但桃仁的活血化瘀作用力量不太大,但是和大*合在一起,桃仁配大*,力量是很可观的,所以桃仁是为行血逐瘀而设。故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破积气,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桂枝与硝、*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则温通而不助热;硝、*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总之,桃核承气汤是个很好的方剂,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但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不能仅仅局限于热结膀胱,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现代医学常用本方治疗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但要注意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用本方。服用本方,最好为空腹服用。另外因本方为破血下瘀之剂,故孕妇禁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