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子宫腺肌症分为哪几类从患者表现就能看出来 [复制链接]

1#

子宫腺肌症被大家广为了解的应该只有弥漫型和局灶型两种。这是因为根据核磁共振所展现的病灶形态,子宫腺肌症可以分为弥漫性、局灶性两种类型,虽然该分型简便,但其对宫腺肌症的病因、发生机制解释不清,而且对我们医生临床术前决策的指导作用不大,因此很多研究者对该分型的意见不统一。

当我们以子宫腺肌症的病理为基础,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去分析子宫腺肌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根据核磁共振所示病灶与子宫结合带、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将其分成四种亚型:I型、II型、I型、IV型。

I型内源型:在检查影像(1A)中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子宫结合带增厚,子宫的外层正常。而该类型患者中有较多人有生育史,妊娠可能是内源型的易感因素。而且患者中有较多人有流产史,这与I型的发生机制一致,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如奸娠、流产、手术干预(如刮宫)等致子宫结合带受损,了宫内膜及间质向外生长累及子宫肌层,且内源性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继发性痛经和月经量和周期的异常。而在之前的科普中我也提到过宫腔手术是诱发后天子宫腺肌症的危险因素。

II型外源型:它是由于盆腔内的异位子宫内膜向前侵及子宫后壁所致。该类型的病灶已经由子宫外层向内扩张,病灶多位于子宫后壁但是子宫结合带无异常,而且在病灶和子宫结合带之间可见正常肌肉结构;除了影像学上面的不同,我们一般认为外源性和内源性都是受宫腔手术,生育次数的影响,只是外源性的痛经会更加严重而月经会相对正常一些。

III型壁内型:该类型的病灶常出现在子宫前壁或后壁,病灶位置不确定,所以她的产生原因也并不明朗,一些学者会认为是其他多种子宫疾病产生部位的互相侵占导致的病灶出现。而该种子宫腺肌症的病灶呈只有部分影像的边界清晰,而且病灶周围是正常肌肉结构。一般患上该类型的腺肌症患者都会有较为严重的痛经,但是属于可忍受范围内。一般患者都有流产(包括药流)和多次生育的历史,相对病发过程没有那么痛苦,但是长期不进行治疗后期会造成生育功能障碍。

IV型不确定型:我们医学上叫它不确定型是因为有太多复杂且严重的因素了!IV型的病灶会同时侵及子宫前后壁,病灶弥漫分布于整个子宫内,并且会在子宫内弥漫性增大,我们无法借助影像去区分病灶与子宫结合带、子宫内膜的位置关系,并且可能有两种或多种其他子宫疾病同时存在。而且这种类型传统治疗的失败率和复发率高,且病发过程十分痛苦,伴随着严重的继发性痛经和大量的经血。一般也都是和多次宫腔手术,流产和生育有关系,极少数会有先天存在的患者。

这四种类型各自特征不同,面对患者的症状也不同,但产生的原因大致相似。科普这些内容,也有助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更好的了解自己,帮助患者选择适宜自己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