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了解月经吗月经在哪个范围算正常妇产 [复制链接]

1#

前不久在病房中遇到了这样一个女患者,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我科室看病。简单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位女患者长期月经不调。

可她自己却在网上随意购买的一种“专治月经不调”的药物开后开始服用,经过我的查证这款药物根本不能治疗月经不调,并且长期服用还会诱发多种疾病。

我连忙告诉女患者:“以后千万别乱吃药了!每个人的月经周期不一样,只要月经周期在正常范围内都算正常。”

其实最近几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尤其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上班族,生活和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加班,且饮食不规律,因此很容易会导致出现妇科疾病。

月经失调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几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那么你对月经的了解有多少呢?

你了解“月经”吗?月经在哪个范围内算正常?

相信各位女性朋友对月经都不陌生,作为每个月都要关顾的“亲戚”,大家对月经可谓是“又爱又恨”。“爱”在于月经规律是女性卵巢健康的象征,“恨”在于月经来潮时身体的不适给不少人带来了麻烦。那么你对月经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月经来潮的原理吗?

月经其实是一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出血,通常是一个月间隔发生并且限定天数自然停止。月经周期是指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经来潮前一天之间间隔的天数,正常范围是25到38天,上下浮动六天都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月经周期都是不尽相同的,只要月经周期在这个范围内都算正常,有时候提前一个星期或者推后一个星期,大家都不必过于在意。

当然如果月经周期不在这个范围内那就要注意了,可能是月经失调。月经失调主要指的是女性出现月经不规则的症状和表现,比如月经频发、月经稀发、经期过短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育。

月经频发,主要指的是月经周期缩短到24天内。一些月经频发的患者往往是一次月经没走几天就要迎接下一次月经,并且月经“稀稀拉拉”流不干净,这些都属于月经频发。频繁的子宫出血很可能会引发贫血,所以月经频发不容小觑。

而月经稀发则指月经周期在39天以上。在女性朋友当中有这样一句关于月经的流行语,那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指的是月经要不“一直来”,要不就是“一直不来”。导致月经稀发的因素有很多,焦虑情绪、肥胖、饮食等都会影响到月经周期。

如果月经超过39天医院检查,月经周期长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医院进一步检查进行排除,然后查明原因后谨遵医嘱来调节月经。

月经正常情况下会持续3到7天,但是月经不调的人则会出现“非正常”情况,那就是月经周期过短或者过长。经期过短一般指的是月经周期不超过两天,经期过长一般指的是月经周期超过八天,月经周期长意味着经量异常增多,月经周期短则意味着经量异常减少。

无论是那一种情况,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很可能是在提醒你要注意卵巢健康,所以出现这两种情况都要引起重视并且及时检查。

月经不调还有一种十分严重的情况——闭经。闭经就是女性没有月经状态,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指的是年满18岁依旧没有月经初潮,继发性闭经值得是月经无端停止3个月以上。闭经对于女性的危害是巨大的,闭经三个月以上子宫就会开始缩小,如果不及时治疗则会影响到女性日后的生育,给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

在了解了月经不调的原理以及类型之后,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月经不调的“冷知识”,或许你会对月经不调有更深的了解。

关于月经的一些“冷知识”,快来了解一下

月经不调不是小事,可能会引发不孕症,还会造成月经稀少、月经发黑等一系列症状,所以大家要小心月经不调的危害。

1、月经不调是不孕的“元凶”

月经周期长会影响到卵巢的正常功能,而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场所,所以会使得女性雌激素减少,进而造成子宫内膜偏薄而月经量减少;如果月经周期短则会造成雌激素的过多分泌,从而子宫内膜过分增长导致月经量增多。

女性排卵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通常是月经后的7到14天,月经周期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准确监测出排卵,使得受孕的几率增大。月经周期不规律则意味着排卵不规律,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无排卵月经,进而导致女性难受孕或者不孕症。

另外,下丘脑、垂体功能的低下也是女性不孕的原因。下丘脑和垂体刺激雌激素的分泌,功能低下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少,直接影响到卵泡的发育,造成卵泡不发育或者卵泡的成熟度不够,这都是阻碍卵子受精的重要原因。而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规律被忧乱等外界因素或精神情绪影响,都可以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性轴的调节功能亲乱,而致月经不调。

还有一些女性朋友在月经不调时乱吃药,殊不知一些药物的刺激反而会加重月经不调。长期过量服用激素会造成体内激素的紊乱,下丘脑接收不到来自卵巢的信号,会误以为体内雌激素含量充足。

于是就不会给卵巢下达分泌雌激素的信号,所以很多女性朋友往往是试了激素药就来月经,一不吃就不来,一来二去反而导致月经不调症状的加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闭经。

2、经血发黑要小心月经不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过自己月经的颜色,正常情况下月经的颜色应该是鲜红的,经血不粘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的经血颜色“发黑”,颜色呈现深红、暗红或者棕褐色,这属于不正常经血大家要格外重视。

月经颜色之所以发黑,是因为经血在子宫内留存的时间过长造成的。当子宫的收缩能力减弱或者经血流出的时候受阻时,就会出现经血滞留子宫的情况,这些经血被氧化所以在流出来的时候呈现“发黑”的状态。而月经发黑的元凶还是“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的延长或者月经稀发很可能是卵巢功能发育不良导致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子宫内膜就无法正常生长或者脱落,造成经血淤积从而使得经血“发黑”。

另外,更年期的女性也经常遇到“月经发黑”的情况,更年期女性往往激素水平不稳定,卵巢功能减,所以经血总是时多时少,因此月经发黑是常有的事。但是更年期的女性也要留意子宫健康,排除子宫肌瘤造成的经血排出不畅。

3、无论月经是否规律都要警惕“安全期”避孕法

安全期是通过月经周期计算的,因此安全期避孕法主要适合于生活规律、月经周期十分准确的女性。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生来说,其安全期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安全期避孕法对她们来说并不安全。

而对于月经正常的女性来说,月经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生活环境的变化、情绪的变化等,这些都会引起提前排卵或者额外排卵,如果还按照安全期来避孕,那么很可能会意外怀孕。

还有一些人会测量基础体温和观察宫颈粘液来判断安全期,而这些方法存在太多不确定性。而且在体温的测量以及宫颈粘液的判别上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并不能确定由此判定的安全期是绝对安全。

所以,想要避孕还是要采取安全措施,比如避孕套,安全期避孕法并不建议大家使用。

由此可见月经不调带给女性的“麻烦”真不少,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都不可以乱吃药!下面教大家几个保持女性健康的小妙招。

月经不调千万不能乱吃药,几个小妙招保持女性健

1、注意保暖

女性朋友相较于男性来说体质较弱,更惧怕寒冷。在寒冷的环境中女性子宫和盆腔很容易出现收缩,进而导致月经失调或者痛经。所以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要注意对子宫周围的保暖,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比如冷饮、冰激凌、西瓜等。尤其是月经来潮的过程中更不能吃这些寒凉的食物,同时也要减少触摸冷水。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多进行体育锻炼,运动量不需要很大只需要通过活动把身体变热即可,这样有注意体内血液循环,促进经血的流畅和盆腔血液循环。但是在月经来潮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导致盆腔血液循环过快,这样很容易使得经血越来越多,最后流不干净。

2、注意卫生

各位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注意会阴部的清洁,保持每天清洗外阴,在内裤的选择上也要尽可能选择质地柔软的纯棉内裤,同时内裤也要一天一清洗。晾晒的时候要选择在通风处晾晒,避免在卫生间阴干,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减少阴道炎的发生概率。

3、保持精神愉快

焦虑情绪也会引发月经不调,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十分重要。大家要有“沉住气”的心态,保持精神的愉悦,尽可能避免情绪的大幅度波动,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向朋友倾诉,也可以听一听舒缓的音乐给身心放个假。

总之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少焦虑情绪,这不仅可以调节内分泌预防月经不调,还会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病概率。

4、避免盲目吃药

市面上有很多调节月经的“药物”,很多女性也趋之若鹜地前去购买,想着通过这些药物来改善自己的月经不调,可实际上月经医院治疗的,女性月经失调很重要的一个诱因就是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滥用激素以及保健品。月经失调的症状有很多,因此在治疗的时候要“对症下药”。

医生在给患者调节月经的过程中也要时不时更换药物,因为一种药物的作用是有限的,往往需要多种药物来“多聚并措”,由此可见盲目地吃药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总结

总之,月经不调在女性健康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问题,身体状况不同,月经不调的表现就不同。月经推迟或者提前6天左右都属于正常性现象,但是月经周期超过39天或者少于24天就要引起重视了,这都属于不正常现象。

很多月经不调的患者还会出现月经发黑、月经稀发、不孕等症状,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月经周期超过了正医院治疗。

另外,要科学合理饮食、少吃寒凉食物、适当运动,这些才是预防月经不调最正确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冬梓.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C]//高泌乳素血症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专题研讨会.

[2]刘俊娟.引起月经不调的外界因素与防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