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久能治疗好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0422/5326271.html
更年期是一个常常被我们忽视的话题,而恰恰它又非常普遍。
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长大以后,我们会发现妈妈脾气突然变得“易燃易爆炸”,莫名其妙就爱冲我们发火,而我们也不甘示弱,于是家里鸡飞蛋打,两败俱伤。
图片
网络
但殊不知,我们的妈妈是步入了所谓的更年期,她们对我们的烦躁,还真的不是故意的!
01、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一个日常生活中随口就可以说出的词,可以算是一个老概念了。
年,WHO提出以“围绝经期”来代替“更年期”的表述。所以,“更年期”是可以算是我们的口语,“围绝经期”是我们的专业术语。
围绝经期是指从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及临床症状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绝经前期,一般始于40多岁,是卵巢功能快速衰退期,一般持续2~4年,这阶段女性月经开始紊乱,伴随情绪及各类生理变化。
这些困扰妇女的各种围绝经期症状,我们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
02、进入“更年期”的标志
月经模式的异常恰恰是更年期的信号灯!月经可能变得周期不规律、经量减少,也可能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进而贫血。
血管舒缩症状是绝经过渡期的重要标志,包括潮红、出汗、潮热等,虽然这只是一种症状,但是带来的不适并不比疾病少。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悸、失眠、皮肤感觉异常等,以及精神心理症状,如激动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抑郁以及不能自我控制等情绪症状。
原来,坏脾气都是雌激素下降惹的祸。
03、“更年期”的潜在影响
1、抑郁情绪“不请自来”
这一时期,女性既要承受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身体不适和情绪震荡,还要面临来自职场变化、家庭和社会角色分工转换的压力。
不少研究显示,更年期已经成为女性抑郁的高发时期。但多数人对更年期症状的认知,还停留在“熬一熬就会过去”的层面。
2、被骨质疏松“盯上”
妇女从围绝经期开始,骨质的破坏吸收速度会大于生成速度,这也造成了骨质丢失而致骨质疏松。
性激素的下降和缺乏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绝经后的五年内,雌激素下降加快,骨质丢失更多,将近总量的50%,而骨量每下降百分之10,骨折率风险就会增加一倍。
3、“三高”找上门
绝经前,女性在雌激素等保护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于男性。但女性绝经后,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明显上升。
4、爱的小花“枯萎”了
女性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阴道壁萎缩弹性降低,出现阴道干涩、瘙痒、性交痛、普遍的性功能下降的问题。
另外,伴随而来的皮肤皱纹增加、毛发脱落、身材走样、乳房下垂对爱美的女性也是不小的打击。
5、肿瘤发病“小高峰”
卵巢癌:据统计年-年全国登记的卵巢癌患者中,35岁之前发病率较低;35岁之后,年龄越大,发病率上升越明显;65岁-69岁发病率达到顶峰。
子宫内膜癌:绝经和高龄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高危因素之一。年,曾有一项研究指出,美国年龄50岁的患病率则高达13.74%,绝经前后似乎出现了发病率变化的分水岭。
乳腺癌:乳腺癌在年轻女性中并不多见,但45岁左右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迅速增高。有报道称,全球约70%的乳腺癌发生在45岁以上,而我国45岁以上女性乳腺癌占所有病例的69.75%。
04、如何平稳度过“更年期”
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膳食、起居有常。
2、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羽毛球、广场舞……,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保证半个小时以上。
3、控烟限酒。
4、注重心理健康。
二、激素替代治疗
激素治疗其实就是把女性所需的激素补回去。
经过多年实践证实,科学规范应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利大于弊。
对于年龄小于60岁或绝经10年内的女性,越早用药获益越多。激素治疗是一种激素干预措施,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当有些女性存在使用激素的禁忌症或慎用情况时,需要医生评估获益大于风险时才能使用。)
三、中医中药治疗
有些女性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激素治疗时,或者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中医中药治疗就是不二的选择。
绝经综合征在中医属于“绝经前后诸证”,肾气衰退引起诸脏乃至全身机能失调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病的根本原因。常易累及心、肝、脾,表现为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这一时期女性易于肝失疏泄导致肝气盛而性情急躁,或肝气郁而多愁善感。
因此,中医学惯用补肾与调肝两法进行预防和调理,但具体到用药,因人而异,需辨证施治。此外,中医针刺疗法对于改善更年期症状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