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生儿子,她怀孕5次,子宫被切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302316.html

医院妇产科里,每天的病患络绎不绝,在这里,无时无刻不上演着生命的诞生,伴随着的是一个个母亲、以及她们家属的酸甜苦辣,还有医生、护士们日日夜夜的辛勤奋战。

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个生命诞生背后的故事:有能否救活的纠结,有缺钱治病的压力,有重男轻女的偏见,也有顺利产子的喜悦,有水到渠成的诞生……这些故事,充满着悲欢离合,如此真实打动人心,被央视团队拍成了纪录片《生门》。

1生命,脆弱亦坚强

方萌怀孕27周了,但检查结果很不理想:妊娠高血压,肝酶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夫妻两人压力倍增,在医院里两天都没睡好,方萌的婆婆从县城里赶来,带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没事儿,哪个女人生孩子不是走一次*门关呢?”婆婆安慰道,“我当年生孩子时,也是血压高,可吓人了。但最终还是顺产,瞧我儿子现在那么健康。”

只是,殷勤的照料,并没能带来好消息。B超的单子出来后,妇产科的李主任判断:这个胎儿的重量太轻了,预计不到克——而一般孩子要克以上才能健康存活。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方萌的丈夫小高很快改变了主意,决定终止妊娠,要求医生引产:“孩子若是生下来,保不准落下什么病根,这样的先天不足,后面不知道要带来多少麻烦……”

经过权衡考虑,方萌听从了丈夫的意见。但真到了吃打胎药的时候,还是很难过,不停地擦眼泪,犹豫了很久才把药片吞下去。

只是,事情一波三折,打胎药没有起到效果,胎儿似乎比想象中的更坚强。这再次让方萌燃起了希望,作为一个即将临盆的母亲,毕竟还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顺利降临。但丈夫坚决不同意,觉得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会是隐患。

李主任权衡之后,给出了建议:“毕竟是一个生命,有50%的存活率,我们可以试一试,而且胎儿已经成型,他有作为人的权利。”李主任亲自操刀,给方萌进行剖腹产。全家人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

孩子取出来后,效果并不理想,体重不到克,哭声微弱,呼吸困难,还伴随着内脏器官发育不良,存活率很低。听到这个消息,方萌悲伤地晕了过去,丈夫小周无奈地摇摇头,放弃了治疗。生命,就是这样脆弱,是让人无可奈何。

“我体质很弱,这次孩子夭折了,以后我可能也很难怀上孩子了……”在病房里,方萌把头窝在被子不停地哭泣。

然而,隔壁床的另一位孕妇,吴爱梅,却是另一番景象。“我是又怀上了,而且是双胞胎,本来不想要的,但这是上天赐给的惊喜,于是决定生下来!”

28岁的吴爱梅,和老公已经育有一子,本来已经结扎,却没想到上环偏了位,又怀上了,一查竟然是双胞胎,全家人都感到意外惊喜。

和瘦弱的方萌比起来,吴爱梅身体健壮,性格开朗,大大咧咧,即使预产期已经很近了,还每天在楼道里溜达,根本闲不住。

她笑嘻嘻地对医生说:“以后我就有3个孩子,尽管生活压力很大,但我觉得这就是我这辈子的命运,我安心地接受了。”

婆婆请人算过时间,孩子最好要在早上9点出生最吉利。但医院根据次序编排,确定吴爱梅是早晨8点进手术室。于是,到了临盆那天,吴爱梅磨磨蹭蹭,左右拖延,最后护士开始发飙了,她才大大咧咧地、自己走入手术室。

8点开始,还有各种准备工作:插管子、打麻药……一系列操作下来,正好到了9点,吴爱梅生下了双胞胎。身体健壮的吴爱梅,很快就恢复精神,跟家人聊天:“没想到这么顺利!”

婆婆抱着一对双胞胎孙子,笑得合不拢嘴:“我有3个孙子,太开心了。”

人生就是这样,同样一个产房里,有的生命夭折了,有的生命顺利降临。方萌和吴爱梅,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短暂地相遇,拥有各自不同的轨迹,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命运吧。

2一个孩子,就是花钱的无底洞

陈小凤是云南人,嫁到千里之外的湖北,身边没有一个娘家的亲人。丈夫家里经济条件也并不好,但好歹夫妻两人感情不错,夫家的亲戚也很照顾她,给这个捉襟见肘的家庭带来些许亮色。

只是,自从怀孕后,她的状况就越来越糟糕。李主任看过诊断后,摇摇头,表示不容乐观:“怀孕30周,检查中央型前置胎盘,这像个定时炸弹,容易导致大出血,必须尽快手术。”

住院、手术后期费用,预计至少需要5万元。但陈小凤的丈夫郑清明陷入了窘境:“这对我们家是一大笔钱,我实在拿不出……”

病房里的其他家属,纷纷支招,告诉他,可以试试用村子里的房子去抵押贷款。郑清明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当天火速去办理。但是,银行工作人员说,必须先要评定信用等级才行,这一来二去至少要半个月时间,而且贷款只限于养殖种植项目,不能用于治疗。

另一边,陈小凤的情况越来越糟,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单”了,再拖下去就会死路一条。

情急之下,郑清明请大哥回村子里借钱。大哥拉下脸面,挨家挨户去敲门,所幸村民们慷慨热情,大家都是一个族姓的,纷纷掏钱,你出一千、他出两千,终于勉强凑够了5万元。郑清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暂时放下:“这是大家给我的救命钱,以后我一定尽快偿还。”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晚陈小凤就大出血,必须赶紧手术,剖腹产。

“是个女孩,情况不是很好,有感染和并发症,可能只有一半的存活概率。”郑清明再次陷入绝望,尤其听说是个早产的女孩,他更加满面愁容。

“孩子刚生下来,马上送进ICU病房治疗,上呼吸机,后续费用估计还要10万……”郑清明的父母、大哥都来了,全家人纠结地围坐在一起,想不出主意来。

沉默良久后,大哥提出一个建议:“这孩子咱们养不起,经济条件不允许,是个无底洞,以后有啥隐患还不知道……而且又是女孩,不如送给好心人领养,看上天安排吧。”

躺在床上的陈小凤,没有参与讨论,但她默默听着,侧过头去,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丈夫一家人似乎没有想起她,并没有征求她的意见。

病友们纷纷帮忙,建议他们可以尝试联系媒体和慈善组织,也许能获得捐款。郑清明尝试做了,但很可惜,一周后,没有任何媒体联系他。好在孩子生命力顽强,一周后,渐渐恢复了健康,暂时脱离了呼吸机。

李主任安慰道:“可以出院了。建医院,进行后续治疗,费用会更低一些。”陈小凤拖着疲惫的身躯,抱着体弱的女儿,和丈夫一家上了车。面对医生们的送别和祝福,她也只是强颜欢笑。

她明显感觉到,自从生下的是女儿,丈夫一家对自己态度冷淡了。更让她忧心的是,这个孩子先天不好,家里已经欠债,未来的路何去何从?

很多时候,钱就是可以救命的。对于陈小凤这样的家庭来说,没钱,是生养孩子的最大障碍。

3为了能生儿子,怀孕五次

曾宪春这次怀孕已经30周了。相比于其他孕妇来说,她可谓是经验丰富,因为她已经怀孕过5次,前两次生了2个女儿,后两次遭遇过流产。只是这一次,检查结果显示:凶险性前置胎盘。这表示非常危险。

“你前两次流产,子宫就已经受损,为什么还要坚持再生呢?何况你已经有2个孩子了。”护士长有些不解。“因为我要生男孩!”曾宪春回答到。

婆婆在一旁也说:“是的,在我们那儿,没有儿子,会被人瞧不起的。我母亲当年生了13个女儿,最后1个才生出儿子。我生了3个儿子,在村子里就很受尊敬。”

妇产科李主任表示不容乐观:“胎盘附着在上次做手术的疤痕位置,而且已经穿透子宫。B超显示基层已经没有,只要有宫缩,孩子就会跑到腹腔里去了,一打开就很可能是马蜂窝,会引发大出血。”

听到这些,曾宪春不禁吓了一跳,心里有些后悔再次怀孕,小心翼翼地问:“那孩子能保住吗?”“保住孩子,大人就有危险;保住大人,孩子就有危险。”李主任回答。

婆婆在一旁说:“医生,这次很可能是个男孩,您可得要让孩子顺利出生啊。”李主任决定用新方法:先拿出孩子,把胎盘保留到子宫里不取出,然后做介入治疗。

孩子顺利诞生,是个男孩。但曾宪春却高烧不断,残留的胎盘引起了感染。在ICU病房里抢救了三天,曾宪春一度陷入昏迷,豆大的汗珠打湿了被子,半梦半醒中,她断断续续地说着:“我要看我儿子一眼……要看一眼……”曾宪春觉得自己这次是挺不过去了,但好歹生了儿子,自己想在临死前看看儿子。

所幸,经过几轮抢救,病情稳定了下来。

一周后,曾宪春转入普通病房,但胎盘依然残留在子宫内,自动排出的可能性低,可能一个月、也可能一年、或者不会排出,这期间任何时间里,都有可能导致子宫再次出血感染。

李主任提出治疗建议:“只能把子宫切除,这个隐患随时会爆发。趁着现在介入治疗之后血管还堵着,出血点少,是最佳手术时机。”

曾宪春的丈夫不同意:“什么?切除子宫?以后岂不是不能再生了?”“子宫的功能已经受损了,而且会危及生命。”医生解释道。

看着丈夫和婆婆无奈的表情,曾宪春决定为自己做一次主,她同意切除子宫。这段时间,她备受折磨,不想再继续下去:“我已经生了儿子了,目标完成了,以后我也不想再受苦了。”

就这样,丈夫和婆婆只能勉强同意。

“我老公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我生的第一个女儿,我公公不取名字,第二个女儿,他也不肯取名字。直到前几天,儿子出生了,他才肯取名字。”

半个月后,曾宪春和丈夫抱着儿子回家了,结果发现,家里的店铺没人照看,公公、婆婆当了甩手掌柜,并把责任推卸给自己11岁的大女儿。女儿很委屈,被爷爷奶奶骂了一顿,又被刚回来的爸爸训了一遍,却只能一边哭泣、一边继续帮忙做事。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大女儿看着刚出生的弟弟,在襁褓中受到全家人的宠爱,而自己被冷落一边,不知内心是作何感想?只能希望她将来不会成为第二个曾宪春吧。

4小小的比例,巨大的总数

年,中国有万婴儿出生,死亡率是0.54%,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比一些中高等收入的国家还低。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换算下来,婴儿死亡的人数是6万4千多人——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6万多个婴儿夭折,就会有6万多位悲伤的母亲、以及6万多个苦楚是家庭,他们为之守候、努力的日日夜夜,都化为乌有,留下的只是满眼泪水和空落落的期待。

除了死亡率,还有婴儿出生缺陷率,我国约为5.6%,这说明,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达到了67万例左右——这些孩子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各种疾病很可能伴随一生。这背后,也就是67万个家庭的无奈。

生与死,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掌控,但我们永远要怀着敬畏的态度,去看待、去了解生命的诞生。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母亲以及整个家庭,背后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值得聆听,值得深思。

——END——

作者::鞠佳

编辑:馨尤

排版:沐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